每年高考结束,家长们最焦虑的,不是孩子成绩出了多少分,而是“志愿到底怎么填”。其中一个让人既向往又一头雾水的热门名词——强基计划,总是频频登上各大教育热搜。
很多家长问:“这到底是个啥?比普通高招好吗?和提前批有什么关系?我家孩子能不能报?”
今天这篇,就带你搞懂强基计划到底是什么、适合哪些孩子、怎么填志愿,不踩坑!
✅ 什么是强基计划?一句话解释:强基计划=重点高校“为国家选拔顶尖人才”的特别通道。
全称叫“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”,从2020年起正式实施,目的是选拔那些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、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,重点培养“数理化生史哲”等基础人才。
简单来说,强基计划就是国家为了培养基础学科领域的拔尖人才,比如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哲学、古文字学等基础学科,专门开设的一条“绿色通道”
展开剩余70%🏫 哪些学校参加强基计划?以清北为代表的39所“双一流”高校(含C9联盟),每年都有招生名额。
包括:清华、北大、复旦、上交、浙大、南大、中科大、中山、哈工大、西交大等,一线重点名校基本都在列。
注意:强基计划只对部分学科开放,主要集中在:
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 中国语言文学、历史、哲学 部分高校还开放了计算机、基础医学等🎯 强基计划适合谁?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强基计划。它更适合以下几类学生:
有明确学科兴趣(特别是理科或文史哲) 高考分数接近一本线或更高(有些学校参考省前几百名) 目标是未来深造(硕博连读)甚至科研工作 自主学习能力强,有竞赛经历更佳简单说,强基不是“捷径”,而是“长跑”,比的不是当下,而是将来。
🧭 强基计划怎么填志愿?跟普通高招有什么区别?⚠️ 强基计划是提前批次,跟普通志愿是分开录取的!
流程如下:
高考前:关注强基计划简章(一般4~5月发布),网上报名。 高考后:出分后确认报名资格。 高校组织校测:入围后参加高校的综合考核(面试+笔试)。 录取阶段:综合高考成绩 + 校测成绩,择优录取。重点:即使没被强基录取,也不影响正常高招录取!
所以你可以理解为:强基=多了一次尝试名校的机会,试试没坏处。
💡 志愿怎么填不踩坑?两个关键建议:建议一:冲强基≠放弃正常志愿
强基录取名额少,竞争极大,**强基只是“冲”,常规志愿才是“保”。**不要因为强基浪费正常志愿填报。
建议二:一定看清“入围条件”和“考核安排”
比如清华北大要求“全省前几十名”才能入围,部分学校只面试本省考生,要提前准备,不要盲目报!
📣 总结一句话:强基计划适合目标远大、基础学科优秀的学生,是通往顶尖科研和高端人才培养的快车道。
但它不适合“跟风”、贪图名校名额的考生。如果你只是想多一次上岸机会、稳妥保底,建议以正常高招志愿为主。
发布于:黑龙江省专业股票配资价格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